9月29日至10月6日,湛江市旅游控股集團攜手湖光巖,將在湖光巖風景區內舉行“湖光巖大型古裝游園會”,創意開辦沉浸交互式“古風市集”。
新文旅時代,“得流量者得天下”。流量從哪里來?即將在湖光巖舉辦的“古風市集”,有望找到“流量入口”。
時下,國內各大景區里,身著古裝的“小哥哥”“小姐姐”愈發常見?;蛟启W輕挽、裙裾飄飛,或娉娉裊裊、仙氣飄飄,或高冠環佩、風度翩翩……這些身著古裝置身花海、竹林、古建筑等風景里的年輕人,成為一道“流動”風景線。一些地方、景區也敏銳地抓住古風“破圈”的趨勢,立即作出反應,通過辦“古風市集”、創設古風打卡點、開展著古裝免費游園、古風短視頻拍攝大獎等活動,建場景、造IP,“花式”創新增強游客黏性。其中做得最出色的,當屬洛陽。從《風起洛陽》熱播,到“博物館奇妙夜”“出圈”,再到“漢服熱”爆火,洛陽不斷打造文化IP、創設古風場景,發力線上引流,在抖音、微信等社交平臺收獲大量粉絲的同時,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。
在即將到來的中秋、國慶雙節,湖光巖也計劃辦“古風市集”。據報道,現場將“設置有文創攤位、漢服換裝、互動游戲、人間美食等游玩區域”;在場景營造上,突出“攤主們將身著古風服飾,販賣文創產品”;互動引流方面,則通過“市民游客亦可穿著古風服飾”增加體驗感??梢哉f,通過“古風市集”,湖光巖這個老牌景區已經走出了打造文化IP的全新一步。
辦“古風市集”雖好,但一個誤區需要提前警惕。單純靠穿古裝拍照、買文創產品、品傳統小吃來“引流”,更多是“形式美”,這樣催旺的熱度終有降溫的一天。只有以“古風+”鏈接更豐富的體驗場景,給游客真正帶來文化的“內核美”,一時的“網紅”才可能變成景區的“長紅”。很多地方都有“古風市集”一類的活動,為什么大量游客就愛到洛陽玩“穿越”,對洛陽歷史文化的向往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。那么湖光巖又可不可以從中秋節點、白牛傳說、名人故事中挖掘出自身的高辨識度文化元素,讓“古風市集”與這么個老牌景區“更搭”呢?
沉浸式體驗探索不能流于形式,要更關注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。當游客擁有了良好的參與體驗,愿意將自己的體驗發到社交平臺上與人分享時,才會形成一個完整的、高品質的文旅融合體驗。屆時,“古風市集”才算真的打開了“流量入口”。